扑山火。我把在连队写的日记翻了出来,在1970年10月9日那天记着 【查看详情】
记的刚到连队的时候,我们的行李过了很长时间才到,那段时间大家都很难受, 【查看详情】
陈红:边疆生活的那段记忆,真的很回味。几十年过去了,想想那段日子虽然艰苦,但是我感到是我们过的最轻松、最单纯、最简单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查看详情】
1971年的3、4月份的一天,领导派我和侯宝利到团里参加一个学习班。 【查看详情】
昨天(2010年5月2日)在德禄处聚会,很高兴。期间说到我征文得奖的事。他们说应该贴到咱们自己的网上, 【查看详情】
李凤兰:我们每天都应该是高兴的开心的。在我们青春时代生活虽然艰苦但给了我们许多现在年轻人得不到东西,确实我们终身受益 【查看详情】
魏晶荣:我记忆中最深的是房子盖好后,白新兰得出血热的事,刻骨铭心那一段。 【查看详情】
黄正建:小桦林是新建连队,是兵团组建后才有的连队(不同于在老农场基础上建的连队),有自己完整的历史。 【查看详情】
林达铭:70年初,连里安排我当卫生员,让我去营卫生队学习。 【查看详情】
上山下乡是当年的知青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大家同生活、共命运,有太多的共同语言。 【查看详情】
贴上这张照片是有一段回忆的,69年4月我从45连调入小桦林44连。 【查看详情】
话说我们刚到连队,哈尔滨\上海两股人,才够组建两个班[男班,女班]。男班何建民任班长,我当付。 【查看详情】
魏晶荣:70年整党以后大约是夏天,我们曾经从红毛鸡(霍尔漠津)搬到山上,在二道河子建地窨子。 【查看详情】
侯宝利1990年病逝,留下了有残疾的妻子和一个女儿侯莹。我们帮忙办完侯宝利的后事后,都忙自己的事情,与他妻女10年间没有联系。 【查看详情】
记不清是72年还是73年的春节前后,我在后勤排当排副。说是排副,实际就是个替补,哪个班缺人手就到哪班干活。 【查看详情】
陈红:邵玉清你好!你终于上来了,好想你啊!你还记得我们在小桦林那次演节目的事吗? 【查看详情】
提起摘榛子,那就得说说我们在二道河子,那一年(黄正建前边说过:是干杂活), 【查看详情】
相信不少战友跟我一样有过“清厕所”的经历。记得我们当时的厕所是用小树棵子扎成围墙再糊上点儿泥,里面挖一个差不多一米宽 【查看详情】
看到林达铭的“走进塔头地”,不禁想起了我们在塔头地打草、捆草、背草的经历。 【查看详情】
我记得到连队后的第一次紧急集合,一天晚上几个上海人周培富、石龙发、朱兴宝等玩牌不睡觉让田连长看见了,批评了他们。 【查看详情】
要说是孝女,我仍有些自愧,在老爸身上用的精力总觉得不够。告诉你们我的一个小经历: 【查看详情】
丽枝和老头儿班长夫妇两个贴上的照片,让我沉思良久!他们笑得这么自然,这么默契! 【查看详情】
去年 我们部分战友,有幸重新踏上阔别了30年的第二故乡的土地。沿途下来感触很多。 【查看详情】
这些天一直苦思冥想,希望从那遥远的记忆里,捡回一两件当年最快乐的事、最幸福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者最遗憾的事、最郁闷的事~~~~。 【查看详情】
李建国:在三团没有水的连队就一个,44连。打了多少口井,都以没有水而告终。 【查看详情】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刚下乡的第一个冬天,我们刚搬进盖好的房子[当时吃饭还是能吃饱。 【查看详情】
珍贵资料片-文革十年 1966年——1976年 共10部视频。
【查看详情】
来到连队家园感到格外亲切,看到大家聊天忆往昔犹如回到了当年,现已几十年过去了, 【查看详情】
1972年夏天,终于盼来了第一次探亲假。自两年前集体乘车来到这里,北京-黑龙江相距到底有多远, 【查看详情】
黑龙江接我们下乡的人说:俺们那尕搭的土豆都这么大!小个的都喂猪。 【查看详情】
路北面的两个是帐篷,路南面炊事班和后面后勤女生住的是所谓的“杆加泥房”。据我的记忆,知青全住在路边。 【查看详情】
说起盖房子,我们刚到小桦林时老职工只有李纪德【赶马车】王海【喂牲口】老菜头【木匠】吧, 【查看详情】
记得当年我们到了小桦林,几个帐篷就是我们的房子,用木头拼起来铺上些草就是床。那时的我们很天珍觉得边疆生活就是那样子, 【查看详情】
我记得合并时连长有赵喜才,指导员邹本田,副连长有吴连长,我,副指导员有李建国,还有谁了?合并那一年, 【查看详情】
难忘的战友情:韩滨清是一个好战友,好卫生员.有一年冬天(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了).那时我们住在大宿舍,和韩滨清同处一室. 【查看详情】
那年秋天的八月十五,我伫立在黑龙江岸边一个被称作大姑娘沟的地方,面对着滔滔江水不寒而栗。 【查看详情】
曲建生:四十年前的5月28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吃过早饭,我和陆永成、安永吉或是汪伯良(记不清了)可能还有许新国,我们几个划船回连队取给养。 【查看详情】
我在03年去看战友的父亲,当时老人躺在床上,脸色沧白很疲劳,我看见以后很心疼。我跟老人聊了会天。 【查看详情】
连队的厕所建在宿舍边的野地上,冬天上厕所,大小便立马就冻结成块.日积月累,越堆越高,好像一座座小冰山, 【查看详情】
这是我们当年抬木头的场景。照片上的两个人有谁认识。 【查看详情】
看北大荒知青之歌有一场火中的凤凰,演绎了三十五团十四名知青在打山火之中,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葬身火海的悲壮场面。让我想起了一次打山火, 【查看详情】
公元1969年8月的一天,我们这群应届毕业生踏上了北去的列车,这些小知青一路笑着,唱着,闹着,来到了黑龙江最北边的孙吴县。 【查看详情】
入团 1970年2月24日,整党建党工作组进驻我连,其中有两名成员:王丽荣、连平。
【查看详情】
1970年黑龙江的6月16日,太阳可比北京,上海起得早.天刚亮,嘀嘀嗒的起床号吹响了 【查看详情】
小桦林的最后一班岗。看了战友们的文章后,记忆马上就回到了那个年代…… 【查看详情】
我一进家园就看到田姐了,也看到了田姐传的我当年的那张照片, 【查看详情】
我们连养了很多蜜蜂。大概好几十箱,一场大火烧个精光。 【查看详情】
提起合并后不久那次打山火,我印象最深的是看似火源离我们不远,也就隔两座山…… 【查看详情】
換了台新电脑,很多东西要重新按装,我又不会,等孩儿下班了就让他们去整了。 【查看详情】
打开那些散落久远的笔记本,写于1973年9月27日的那篇“二道河子的月光”让我沉思许久…… 【查看详情】
看了战友们的文章后,记忆马上就回到了那个年代…… 【查看详情】
70年夏的“六,一八”是兵团组建的日子,按照惯例我连开始了评选兵团战士的活动,当时我是沮丧到了极点 【查看详情】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小时候曾在纪念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联军转战白山黑水的文章中看到过这句词。 【查看详情】
|